中国近现代史论文_新中国的地方出版:以广东为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文章目录 一、地方出版布局的形成 二、从华南人民出版社到广东人民出版社 (一)1953年人间书屋并入华南人民出版社 (二)1956年南方通俗读物联合出版社并入广东人民出版社 (三)1957年汕
文章目录
一、地方出版布局的形成
二、从华南人民出版社到广东人民出版社
(一)1953年人间书屋并入华南人民出版社
(二)1956年南方通俗读物联合出版社并入广东人民出版社
(三)1957年汕头《工农兵》月刊并入广东人民出版社
(四)1959年广州文化出版社并入广东人民出版社
三、“三化”方针指导下的编辑出版
第一,宣传地方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通俗读物。
第二,广东作家原创的文艺作品。
第三,各种演唱文学、歌册、连环画、年画(门画)、春联等。
第四,杂志、丛刊的编辑出版。
四、“三化”方针与地方出版的历史评价
(一)地方出版是世界出版史上的伟大创举
(二)地方出版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版事业迅速发展积聚了势能
(三)“地方出版”虽已成为历史名词,地方出版的核心资源和主要经营模式则传承延续至今
(四)地方出版在服务地方尤其是服务农村上有着巨大历史贡献,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,仍有许多做法可以借鉴学习
文章摘要:地方出版的创建和发展,深刻反映了新中国出版事业的"人民性"特征。以"地方化、通俗化、群众化"为指导方针的地方出版,在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、繁荣地方文教事业、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并为改革开放后出版事业快速发展积聚了势能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地方出版走向全国,"三化"消解,作为特定时代具有特别含义的"地方出版"成为历史名词,但是,建立在教材及中央文件租型出版模式基础上的地方出版产业链,则被各省市自治区出版集团、发行集团所继承,构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出版产业生态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分类号:G239.29;K27
文章来源:《出版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cbkxzz.cn/qikandaodu/2021/1113/526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