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量、高颜值、工艺复杂……特装书靠什么吸引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人文社文创部负责人邝芮表示,人文社起初并没有做《红楼梦》特装书的想法,自1952年起,人文社就开始出版四大名著了,2022年正好是出版四大名著70周
人文社文创部负责人邝芮表示,人文社起初并没有做《红楼梦》特装书的想法,自1952年起,人文社就开始出版四大名著了,2022年正好是出版四大名著70周年。人文社想将《红楼梦》最初版的封面复刻出来,和当时的《红楼梦》立体书项目一起上线。随着对工艺的深入研究,他们逐渐萌生做特装书的想法。
王佳睿认为,图书可以挖掘的属性很丰富,既可以在内容方面精耕细作,亦可以围绕装帧设计作一些文章。“特装书的创新,在于充分挖掘了图书的商品属性和审美属性,在这一过程中,它赋予了图书拥有区别于其他同类出版物的标识,由普通化走向个性化”。
邝芮指出,限量、编号、材料贵、有特殊工艺,是图书特装本的几大特点。而出版社选择出版什么书的特装本,在什么时候出,主要和出版社的规划有关。“我个人觉得,特装书出版最好有一个纪念节点,这样便于宣传。但市场上也有很多以特装书为特点的出版社或者出版公司,特装书是它们的一个常规品种,并不需要找到一个好的节点。”
“图书应该依靠内容、思想,以及成熟全面的装帧设计来成就,特装书也是如此。”王佳睿强调,如果偏离了图书的内容价值,单纯、片面地追求装帧设计,盲目迎合市场潮流,就会造成读者流失,影响自身品牌形象。
特装书引发讨论的点,除了高“颜值”和收藏感,还有和普通版图书相比不算便宜的价格。有人热情追随特装版图书,也有人觉得100多元买一本书不太值得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加入出版图书特装本的行列。邝芮认为,这是大势所趋。推出图书特装本,出版社可以用接近原价的价格直销,有助于出版社维护品牌和读者。另外,特装本可以吸纳新的读者群体。
此外,在邝芮看来,做经典书籍的特装版,会发挥出较大的能量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“我很少买平装书,毕竟如果只想看里面的内容,电子书同样能够做到,还可以节省空间。”李可表示,特装书在纸质书原有阅读功能的基础上,还增加了艺术性和收藏性,“赏心悦目”。
与此同时,和平日里打折优惠的普通版图书相比,特装书的价格会高出一截。但一些出版社每次限量推出的特装书,又炙手可热,频频出现“秒空”的盛况。
邝芮说:“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一个自己的圈子和爱好领域,特装书慢慢形成了‘收藏圈',读者之间有自己的交流。”
小胜最近在手机上“秒杀”的“甲骨文 x Iggy合作款”特装书《野蛮大陆》,让他看到这一市场的兴盛。
“我认为算锦上添花,但读者会被特别漂亮的书吸引。”家里藏书量较大的上海读者章先生说,对于特别精美的特装本,读者自然是会有购买欲的,主要是收藏的心态,他就会收集同一本书的各种版本。
出版界人士指出,除了优质的设计外观和精美的装帧工艺,特装书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的营销方式,各家出版社越来越注重“私域流量”的构建。
“尤其是毛边本,会有‘由你来撕开每一页,在你之前没人看过'的心态。但相对而言,特装本价格会更贵”。不过,相较于美丽的装帧,章先生更在乎作者的签名。
人民文学出版社(以下简称“人文社”)出版了多部图书的特装版。今年4月,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起《红楼梦》特装书的众筹,项目历时45天,共收获6471位读者支持。近日,人文社再次推出图书特装本,与青年艺术家李云中携手,出版了《山海图:山海经异兽图录》。上线一天后,便售出了2000多套。
王佳睿说:“很多出版人通常会打这么一个比方,消费者愿意花30多块钱去买一杯奶茶,却不愿意为同等价格的图书买单,但是定价高、几乎不打折的特装书在图书市场爆火,表明了价格并不是主导图书消费的唯一要素。”
“甲骨文 x Iggy合作款特装003《野蛮大陆》14:00即将正式开售!”一直关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书系的读书爱好者小胜,在群里刷到这个信息,决定“掐点”下单购买《野蛮大陆》特装版。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科分社编辑王佳睿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,今年年初,会员定制本延续了之前的设计思路。《现代中国的形成》会员定制本3分钟售罄1000册,《亡明讲史》会员定制本72小时征订3200册。
所以,“特装书”为何开始流行?
本文转自:光明网
特装书成为流行趋势,人和图书如何更好相遇
文章来源:《出版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cbk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6/631.html
